"摆轮"的中文解释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15 01:20:18
摆轮
作为一个词语,它的中文的理解和举例

"摆轮"是一个机械零件的名称而已嘛,难道也有“玉米”、“凉粉”之意?

由会来回摆动的有轴臂的轮组成,内有螺旋状游丝。摆轮、游丝等共同构成了机芯的调速器。对表的走时有决定性影响。温度变化对表有负面影响,因为温度会改变钢制游丝的弹性和有效活动长度。高温会使游丝膨胀,摆轮速率降低,而低温则会使摆轮加速。所以,在自动补偿游丝发明以前,瑞士的制表师们都采用双金属补偿摆轮。即依靠两种金属不同的膨胀系数来达到温度误差补偿的目的。 200多年前,英国人John Arnold发明了截断式双金属补偿摆轮:在靠近轴臂附近有两个截断处,作为金属热胀冷缩的缓冲。这种摆轮的外层是铜,约占摆轮厚度2/3,内层是钢,占1/3。两种金属拥有不同的膨胀系数,当温度上升时,铜外层膨胀系数大于钢内层,迫使在截断处摆轮环向内弯曲,缩小了摆轮半径,降低了惯性力矩,从而补偿了随温度升高而改变弹性和长度的游丝的变化。当温度降低时,铜外层收缩系数大于钢内层,迫使摆轮环向外弯,有效半径增大,力矩增大速率放慢,补偿了由于低温而加速了的游丝的变化,这就是冷热温度补偿(Cold and Heat Adjust)。

值得一提的是广泛用在天文台级机芯的光摆,在铜铍镍合金被用在摆轮上以前,大多数是铜制的摆轮,但由于铜本身受温度影响,误差变化较大,而且比重不均一,所以天文台机芯都采用了铜铍镍合金作为摆轮材料,它质地均匀,稳定,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,是一种理想的材料。

摆轮运转的平均与否直接影响走时精确度,摆轮摆动是否平均除了决定于它的质地是否均匀外,还跟它的真圆度有关,而真圆度与摆轮轴臂数目有关。我们常见的有两臂,也有三臂的,四臂的。就是说,摆轮的轴臂越多,它所围成的摆轮就越接近理论上的真圆,运转起来就越稳定,走时越准。

最后我要说的是:一只好机芯除了有好的设计、调校,还要有上成的工艺。日内瓦印记十二准则最权威地规定了机芯在制作方面的最高标准。这种制作目前只运用在高档机芯之上。

摆轮:摆动的轮子